共价有机框架(COFs)因具有预调控和独特的结构,成为应对水环境污染的一类潜在活性多孔材料。然而,在高级氧化净污过程中,不同功能指标对材料界面行为的调控仍存在挑战。
基于此,学院“阳光讲席教授”刘文带领课题组通过在COFs材料中创建有序的π骨架,结合不同孔径大小以及工程亲疏水通道来预设和制造不同的分子界面。与其它材料相比,这些协同作用突破了对有机污染物分子吸附能屏障,促进了内表面更新,所制备的COFs材料实现了对典型抗生素污染物(如左氧氟沙星)的高去除率。研究成果以“Twistedly hydrophobic basis with suitable aromatic metrics in covalent organic networks govern micropollutant decontamination”为题,发表于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2513-x)。论文通讯作者为刘文研究员和湖南大学的王侯副教授。
实验和理论计算表明,这种功能基础调控可有效驱动左氧氟沙星在BTT片段界面上的空穴氧化作用,并伴随着三联苯基团上的电子介导生成活性自由基,进而促进空穴和电子的均衡获取。该工作为适用于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高性能COFs材料的开发提供可参考,并为材料结构调控实现污染物的高效降解提供了理论依据。